查看原文
其他

山与城丨这些国宝背后,是不屈的中国人!坚毅的重庆城!

重庆发布
2024-12-03


历史文物穿越时间长河,带给我们隽永的心灵震撼与精神力量。国庆将至,第146期《山与城》为你讲述多件重庆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——75年风雨兼程,75年砥砺前行!这些国宝背后,是不屈的中国人和坚毅的重庆城!




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——

1949年重庆市升起的

第一面五星红旗



这是一面极为珍贵的五星红旗——它是1949年重庆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。


这面五星红旗为丝质,横181厘米,纵137厘米,1980年由育才学校梁承栋先生捐赠,2010年4月重庆市文物局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。


1949年重庆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来源: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


这件珍贵文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?1949年,时任育才学校总务主任兼红岩小学校董和校长的梁承栋,通过收音机收听到新中国成立和解放军向西南挺进的消息后,心情无比激动,当他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给学校的教师们后,大家更是欢呼雀跃。他随即提出做一面五星红旗来迎接重庆的解放。


梁承栋拿出自家的红绸被面和黄咔叽布,参照党刊《群众》杂志上五星红旗的图案,组织大家一起动手,画的画,剪的剪,忙到深夜,赶制出这面五星红旗。1949年11月30日,教师们将他们缝制好的五星红旗插在了红岩小学大楼(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大楼旧址)的楼顶上。


第二天,育才学校、社会大学、红岩小学三校师生们又打着“欢迎解放军”的横幅,以五星红旗为前导,浩浩荡荡,欢天喜地庆祝重庆解放,他们将旗帜插在了“抗战胜利纪功碑”(现解放碑)上。这便是高高飘扬在山城重庆上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。


1980年,梁承栋将珍藏了近30年的五星红旗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(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)。该文物入藏后,曾在《重庆现代革命史展》《国强的生活》等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,展现出重庆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。



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——

这面国旗编号2021-0068



今年国庆期间,一面“特别”的国旗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亮相。


“这面编号为2021-0068的五星红旗,于2021年6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重庆市直辖日两大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要物证。”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向三峡博物馆赠送了这面国旗


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赠的“特别”国旗。记者 卞立成 摄


这面国旗采用手工丝网印染,整幅机织无拼接,拥有独一无二的编号。“这面具有特殊意义与收藏价值的国旗,将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、讲好重庆故事发挥重要作用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

据了解,三峡博物馆将严格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等有关规定,妥善保管和展示这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。除本次展出该国旗外,也将在重要时间节点、重要教育场合庄严展示宣传。



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——

江竹筠遗书

展现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




这件珍贵文物,1949年秋由江竹筠(江姐原型人物)亲笔书写,现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。


1947年,江竹筠受党组织委派,与丈夫彭咏梧一起到万县组织武装斗争。1948年1月,彭咏梧不幸牺牲。江竹筠谢绝了党组织的照顾,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亲友,坚持到丈夫“倒下的地方”继续战斗。1948年6月14日,江竹筠因“挺进报事件”被叛徒出卖,在万县被国民党特务逮捕,被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。


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。1949年秋,她利用一个难友出狱的机会,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兑水调成的“墨汁”,给负责抚养自己幼子云儿的亲人谭竹安写信。这封信,是江竹筠烈士最后的遗书。


江竹筠遗书 来源: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


11月14日,江竹筠被杀害,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。她在信中表现出不畏牺牲、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。她写到:“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……话又得说回来,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,生死未定……假如不幸的话,云儿就送你了。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,以建设新中国为志,为共产主义实业奋斗到底。”


江竹筠在狱中面对敌人威逼利诱、严刑拷打所展现的铮铮铁骨和一身正气,在遗书中写下的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、对革命后代的厚望与要求,都是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,为千千万万后来人敬佩。



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——

《新华日报》印刷机

为中共的新闻事业艰苦耕耘 



这是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,机体完整,前端右侧的机架上有个补钉,部分零件磨损严重,通身有些氧化锈蚀,至今仍能使用。


它是一台逾60年历史、《新华日报》用过的印刷机。中共代表团由南京迁至汉口后,经周恩来等据理力争和长期交涉,中共获得在汉口公开出版发行《新华日报》和《群众》周刊的权力。经多方努力和进步人士帮助,负责筹备工作的潘梓年终于在一家小报印刷厂购得了这台印刷机。


新华日报印刷机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


不久,《群众》周刊与《新华日报》先后于1937年12月11日和翌年的1月11日以优质的印刷质量在武汉创刊发行,从而震撼了武汉三镇的整个新闻报业界。而承担这次首印任务的便是这台印刷机。


1938年10月武汉失守,中共驻国统区的公开机构及《新华日报》社也随之辗转迁渝。印刷机也随之撤至重庆西三街。1939年日机对重庆狂轰滥炸,印刷机即迁至化龙桥虎头岩下,并在山岩的简易防空洞内,任劳任怨为中共的新闻事业艰苦耕耘了八个春秋。


1947年2月28日深夜,国民党军警宪特突然包围了《新华日报》重庆分馆。3月上旬,当留渝全体中共人员撤返延安时,这台印刷机却被军警拖至重庆南岸的一个监狱的铁窗之中。到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,军管会清查监狱时发现了这台印刷机。该文物现藏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,为一级文物。



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——

童小鹏的照相机

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



这架30年代产德国原装莱克135相机是当年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购买,交原南方局秘书处处长兼机要科科长童小鹏使用的相机,为一级文物,现藏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。


童小鹏的相机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


童小鹏用手中的相机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,拍摄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难得的场景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,比如:1941年冬,周恩来、董必武、邓颖超在红岩会见司徒美堂;1943年9月被国民党重庆卫戍司令部查封的办事处电台照;重庆谈判;政协会议;叶挺出狱;“四八”烈士;军事三人小组视察华北;南京、上海代表团的活动以及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工作、生活学习娱乐和可爱的红岩儿童等,内容之丰富、涉及地域之广、手法之细腻,都是罕见的。



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——

邓小平刘伯承等重庆各界人士

参加“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殉难烈士大会”

的签名布



重庆各界人士参加“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殉难烈士大会”的签名布 来源: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


1951年,该文物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移交给西南博物院,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,属于一级文物,布质,白底黑字,一套三件。尺寸分别为边长91厘米正方形一张,边长90厘米正方形一张,长135.5厘米、宽99.5厘米长方形一张。


杨虎城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。西安事变后,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辞职“出洋考察”。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,随即被国民党囚禁长达12年之久,在狱中,他大义凛然,坚贞不屈,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立场。1949年9月6日,杨虎城将军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。


重庆解放后,1950年1月15日,重庆市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中华路青年馆举行“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殉难烈士大会”,沉痛哀悼被国民党杀害的杨虎城将军和三百多位英勇殉难的烈士,以及在重庆解放前夕为保护兵工二十九厂、二十一厂、电力三厂而殉难的护厂烈士。西南大区及重庆市的党政军领导邓小平、刘伯承等参加了悼念活动。社会各界一千余人参与本次活动并签名。由于参加人数众多,最后密密麻麻的整整签满三张签名布。


这件文物见证了重庆解放后这一重大历史纪念活动。当你驻足三峡博物馆细细凝看时,仍能感受到当年现场庄严、肃穆和哀痛的氛围。


铭记革命岁月

传承红色基因


大家都在看



来点松弛感丨你一定耍过万州,但一定没这样耍过万州!


成渝食博会,重庆“上场”的是TA们!


阵风可达7级以上!重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→28个区县可能受大风影响




来源:重庆发布

文字:姚於

编辑:杨夕文
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版权所有: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

平台支持:人民网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重庆发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